後疫情如何令大家反思本地回收業的發展,有份參與將軍澳廣場冰鎮裝置的香港玻璃資源行政部經理葉永豪跟我們探討這一問題
圖片提供:三位本地建築師:以美感宣揚環保訊息受訪者
過去十年,香港在回收業上經歷了哪些重要轉捩點?
回顧香港的廢物回收進程,起初大家的環保意識薄弱,很多時候都是靠一些酒店、商場及住宅屋苑參與先導計畫,主動與環保機構合作推行回收活動。2017年,政府落實了一些重要的環保措施,包括以玻璃管理合約形式更有系統地與回收商合作。目前兩間本地玻璃回收承辦商須要包辦教育推廣、開拓回收點進行收集、跟進投訴及查詢、處理回收物的加工分選程式,以及送往政府所設的沙倉作日後工務工程用的物料或到私人廠房製成環保地磚等。擴闊了在社區上的環保工作,形成一條較完整的玻璃容器回收產業鏈。
香港玻璃樽回收業面對的挑戰和機遇是甚麼?
挑戰倒不少的。在個人層面上,回收玻璃樽最理想的做法是先去樽蓋、移除標籤、沖洗乾淨及倒出樽內殘餘物才放進回收箱內,但簡單如此對忙碌的香港人來說已很費時間與精力,是可以理解的。於社區而言,配套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過去數年,承辦商除了建立廠房,還須積極落區與不同持份者商討設立回收點及擴展回收網路。要讓大眾明白玻璃樽是有用的資源,可以重用或百分百回收或再生,與其往後考慮擴建堆填區或建設焚化爐,不如從根本上盡力加強社會大眾源頭減廢及回收的意識。
近年香港在玻璃樽回收及再生技術上的最大突破是甚麼?
不能說有很大的突破,但在研發升級再造方面我們都積極投放不少資源。我們更關注的,是後疫症時代我們如何處理「本地資源本地用」的問題。一直以來,因為本地設置廠房找合適地方不易,規模相對有限,加上多年來工業技術及人才流失,我們只好將壓碎了的回收玻璃樽運送到鄰近的地方工加進行高端的再生處理。可是疫症阻礙了全球供應鏈的運作,再不能長遠地依靠其他地方來處理我們的問題時,正是最好時機令香港的回收業及政府去正視及尋找更多的出路。
社會如何在推廣及鼓勵公眾參與回收玻璃樽上做得更好?
各大公私營機構的回收玻璃樽意識已提高,特別是食肆作為最大的回收類別。我們希望日後有更多持份者樂於參與。而今次與將軍澳廣場及三位建築師的合作是最佳的示範。我們透過邀請學校及社區組織參與是次回收推廣活動,回收來的部分玻璃樽可作為裝置其中一種主要原材料,建構成大型聖誕裝置。同時又為區內學生舉辦導賞活動,讓他們瞭解回收的過程之餘,又可以從小培育環保意識及資源可持續再利用的理念。這些舉措正是我們不單是作回收商的角色,而是需要更積極地與各大社會持份者去合作推廣,善用更多環保回收物料。
最後,亞洲哪些城市的回收系統做得較佳?有甚麼值得我們借鏡學習的呢?
要數鄰近地區在回收工作上做得較好的,我認為是日本、韓國和臺灣。其中臺灣的社區教育工作,很值得我們參考。例如每一個社區設立一個合適的回收時間表,像是星期一回收膠樽、星期二是回收玻璃樽,如此類推,久而久之大家都會習以為常,養成一個較有規律的習慣。畢竟生活上的很多細節,都是從培養好習慣開始。
分享